心灵鸡汤-婆媳关系-心理测试-人性的弱点
标题:
人民政协报济群录:人生佛教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4-12-26 08:55
标题:
人民政协报济群录:人生佛教
济群(资料图)文/林东武 王琼作为汉传佛教的长老之一,又是极少数长年“与”为佛法根本的济群,在当前中国佛教界可谓桃李满天下。数十年来,在西园寺戒幢研究所、闽南院担任教学,为佛教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了使佛法回归人本,他以出世心行入,以兼容并蓄的思想,深入浅出地广宣佛法,化导,利济,并在佛法的现代传承与方面做了诸多开疆拓土的探索,成绩斐然,在教界广大信众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2014年全国召开之际,在厦门南普陀寺,我们与济群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发心求,忘己济群生
出生于闽东的济群,父母都是虔诚的佛。幼时,在双亲的带领下,全家并吃长素。在他印象中,家里常年有僧人来住宿、吃饭,而母亲总是热情招待,家中每天早晚都。一年秋天,母亲发心到闽东支提寺帮忙修补藏经,14岁的济群也跟着同去,在支提寺生活了三个多月,这在他的内心埋下了深厚的善根,也成为日后出家为僧的缘起。1979年,他从福州鼓山涌泉寺普雨老正式剃度,1980年进入中国院,1981年在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任教。现任戒幢研究所所长,闽南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讲唯识、、阿含、道次第等课程。
近30年来,在修学之余发表了200多万字的论著,并积极从事,时常在欧洲、地区和我国及港台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和应邀。著有《济群谈人生》系列丛书、《真理与》、《心与道次第》、《认识与存在》、《大道》、《内在智慧的钥匙》、《禅语心灯》、《心经的人生智慧》等。他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生活智慧的,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使佛法走入生活,解除生命的,和。
使佛法回归原有的人本,为社会大众提供健康的人生观及生活方式,始终是提倡的。于是,我们的话题便从人生佛教在当代社会的谈起。
■问:近20多年来,为什么一直致力于人生佛教、正教的?
■答:人生佛教的,由太虚大师于年间率先提出,与以往的传统佛教相比,似乎是于各之外的新生事物,但究其思想内容,并非创新之见。事实上,人生佛教正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与其他教的以神为本不同,佛教的立足点是人本的。
虽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部分对佛教充满的是由某些现象得来的片面认识。看到有人来,就以为佛教只是平安的途径;看到信徒中老年人居多,则以为佛教是闲来无事后的寄托;看到个别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又以为学佛是走投无后的无奈选择。而近年来的部分影视作品,更使很多人以为出家人都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豪侠之士。凡此种种,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佛教的正确认识。我们通过人生佛教的正面,就是要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正信的佛教。
■问:当前,传统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
■答:教界目前存在的误区现象,比较突出的有四点,即化、化、化和学术化。经忏佛事的盛行,使很多人将佛教当做是为服务的手段,从而佛教的人本。的特别,又使很多人觉得学佛只为求得,是老之将至时才需关注的问题。而化的佛教,只适合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僧侣学习研究,普通没有时间也没能力深入。至于学术化的佛教,也只是部分学者的专业,他们将佛教当做文化现象研究,很少和现实人生发生关系,也很少考虑自己的安身立命,这些学术从文化传承来说固然有一定意义,却无益于现实人生,更无法激起他人的。
■问:和传统佛教相比,人生佛教有哪些新的内涵?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生佛教虽然定位于现实人生,但不是人们通常所以为的仅仅关注现实。入世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其内涵远远不止于此。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偈包含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人为本,通过佛法智慧来正确认识人生,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建立幸福人生。其次,说明与成佛的关系,学佛要以佛为榜样,克服自身的贪嗔痴,成就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品质。第三,佛是由人而成,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成佛的整个过程。
可见,人生佛教的内涵常丰富的。佛法是以心为基础,具备这个前提,才能以出世,做入世之事。而在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的派佛教,如三论“缘起性空”的正见,唯识“万法唯识”的唯识正见,以及禅的“自性,本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的派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特别提出为现实人生服务的旨,同时,在形式上采用更为契机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对当代佛教的探索与思考
■问:实际上,人生佛教即是对传统佛教继承和发展。作为今天的修学者来说,我们如何去面对“传统”?
■答: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自然有其相应的权威性。也正因为这样的权威,使得人们往往只是埋头,却不敢加以审视。比如我们今天继承的佛教传统,包括我们的生活、乃至建设,究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还是陈规?这个问题,很多学佛者是不曾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似乎想一想就是离经叛道,就是。
那么,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传统,和唐朝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印度早期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南传佛教是否一样?和藏传佛教是否一样?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会发现传统并不是从上至下的唯一道,也不是亘古不变的唯一样貌。
在它的周围,还有很多或并行、或交叉、或渐行渐远的道,还有许多或因时、或因地、或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而展现的丰富变化。其中,究竟什么传统更符合佛法真谛?究竟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末?究竟什么是需要继承的,什么是需要扬弃的?
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我们很可能成为所谓“传统”的品,甚至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传统”,只是佛教发展过程出现的某种变异。不幸的是,我们却将这种变异“”地加以继承,进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从这一点来说,今天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格外的机遇,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视野。否则,我们是没有能力对传统加以审视,进行甄别的。
2004年,我发表了《汉传佛教的反思》,探讨如何正确认识传统的派佛教?如何继承?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我又撰写了《一个根本,三大要领》,针对当前佛教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佛教建设要抓住“一个根本,三大要领”。一个根本,是修学体系建设。三大要领,是僧人教育、僧团管理和佛法。佛教界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如果做好这几个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目前我们成立了一个书院,根据佛法的五大核心要素,即皈依、发心、、正见、止观,建立了一套修学模式,帮助快速地掌握佛法的核心要领,并有次第地修学。学习方式为与共修相结合,重视讨论、交流和分享,重视佛法与人生相结合。从三年多的实践来看,大多能在短时间内对佛法生起信心,进而使观念、心态及生命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想这也是传统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尝试。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响
■问: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曾说过,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对多数没有佛教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事实上,佛教和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且源远流长。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比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译及成为热潮。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如果离开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将是一片空白。
早期的思想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发展至宋学,则将重点落实于。关于的内容,是早期中国哲学的薄弱之处。虽然孟子及《易经》有所涉及,但总体较为单薄。而佛教的大、小乘经论,对都有着丰富且深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佛教对于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落实于具体修证中。尤其是禅,特别重视的参悟。因而也有人说,宋学是戴着帽子的,表面为,内涵却是佛家。且不论宋学的兼收并蓄是否成功,其深受佛教之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及至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大无畏从事救亡图存、维新,虽然他们的变法失败了,但志士们的哲学思想却影响了数代国人。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源于。谭嗣同的《仁学》是受到华严及唯识思想的影响,开卷即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相之书”,以为“仁为天地之源,故,故唯识”。康有为的《大同书》则受到佛教平等和思想的影响,立志打破社会各阶级的界限,建立大同世界。
■问:以上您说的是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知道,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也常广泛的。
■答: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力作。
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闻所未闻的。中国人的时空观比较狭窄,正如庄子所言,“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六合之内,论而不议”。而阐述的时空,则为我们展现了极为磅礴的气势。在《维摩经》中,维摩诘示病,派前往问候。其居处虽仅一丈,但百千人进入后并不感拥挤,房间也未曾变大,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至于说到三千,乃至的世界,则是以为平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描写的游戏,真是让开眼界。
佛教典籍的体裁也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不从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早在东晋时期,即有十八高贤会集庐山,于高僧慧远门下同结莲社,共修净业。及至唐宋,文人好佛之风更盛。著名的王勃、王维、白居易、柳元、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文学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的折射。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如《西游记》便是以唐僧(玄奘三藏)西去印度取经的经历为题材,其创作中渗透了许多佛教思想。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
■问:佛教对中国艺术创作的影响呢?
■答: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
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存世作品中,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有着令瞩目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众多石窟中数以千万计的佛教造像,没有巍峨梵宇中的诸佛,雕塑艺术宝库将减少一半以上的珍藏,中国雕塑史也绝不会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么丰厚、那么有分量。
而存世的古建筑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建筑。如现存最早的两座唐代古建,均为,即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至于古塔,基本都是佛教建筑。尤其是那些经典之作,如嵩山嵩岳寺塔、山西应县木塔、大理崇圣寺三塔、苏州云岩寺塔等等,虽然风格造型各异,但都是清一色的佛塔。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既因自然景观而名,亦因人文景观而胜,而佛教名胜正是人文景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的绘画、书法作品,同样离不开佛教题材。
山水画中,有古寺梵刹、阿兰若处;人物画中,则有诸佛、金刚罗汉、高僧。而各个朝代抄写的,则在佛法的同时,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古代书法作品。其中,书法大家的抄经名作便不胜枚举,如王羲之书《遗教经》、张旭书《心经》、柳公权书《金刚经》、苏轼书《圆觉经》、赵孟頫书《妙法莲华经》、林则徐书《阿弥陀经》、欧阳渐书《心经》、弘一大师书《华严经》等等。此外,敦煌还保存有大量唐人写经,既是珍贵的佛教典籍,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
在这些作品中,不仅直接以佛教相关题材乃至佛教为创作内容,更蕴涵着佛法的境界和。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与西画截然不同。西画重视写实,而国画重视写意,逸笔草草,直抒胸臆。“意”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作品的品位有多高,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化和教素养,作品如何能有空灵深邃的境界呢?正所谓“功夫在画外”。相应的,如果我们不具备,也很难创作者的创作心,进入那种意境之中。现代人的心如此浮躁,若不了解作品之后的背景,如何穿越百千年的时空,领略那番禅意、体会那份超然呢?
■问:佛教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之外,其自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佛教对中国的民俗、的影响也是多层面的。
■答:是的,诚如佛圣诞等教节日现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等等。而其中,尤以腊八节和盂兰盆会的影响为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着重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
此外,国人的很多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的观念等等。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比如阿拉伯国家之于伊斯兰教;欧美国家之于教;亚洲国家之于儒学、佛教等等。
佛教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
■问: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程中,积累了深厚而灿烂的文化。今天我国正在提倡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要增强文化软实力,您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佛教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答:今天,人类对外部世界展开了种种探索,并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但对自身的生命依然。尽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但在传统文化中,对问题、问题、世界本原问题,缺乏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在这些方面,佛教可以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对于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比如问题,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古人存在的问题,今天也一样存在。人性中的贪、嗔、痴烦恼,和两千多年前时代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佛法是之学,从对心行的剖析到调整,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学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乃至明心见性,从而摆脱人性的负面因素,张扬其中的正面力量,也就是今天社会所呼吁的“正能量”。
再比如问题,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和教家都在致力于问题的探讨。作为伴随人类一生的两大属性,生和死,既相互否定,又密不可分。
如果将一个人的出生作为人生旅途的起点,那么,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旅途的终点,在奔向他的。正是由于我们的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死亡,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每个生命的经验均以死为方向,这乃是生命经验之本质。
那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依现行教育的观点:生从父母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妈妈生下我,我就有了。而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一切的消失——人死如灯灭。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的结束,充分体现了人生的有限。
而依据缘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生命不仅包括了我们的现在,还有着生生不已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这一期人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生命像流水,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又像,一环套着一环。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片浪花、一个环节。了解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知道生命延续的因缘,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穷通祸福,正视当下发生的一切,从容面对。同时,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我们会更关注当下的行为。
还有世界的本原问题,认识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如何产生、形成?什么代表着存在?世界的是什么?在唯识、中观的经论里都有系统的阐释和说明。可以说,即是东方的哲学,对人生、人活着的价值、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建设如法,构建人类家园
■问:我们知道,佛法就是之学,是究竟解决人生问题的大智慧。但今天的人们,对于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等有关问题往往思考很少,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在我们的人生中,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生命的最终依归,还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究竟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是人生道上的智慧,还是挫折时的心灵安慰?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人没有教,也不曾意识到对于人生的作用。尤其在中国社会,许多人对教都缺乏正面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需求或者得不到正向引导,或者为其他需求,甚至误入到的中,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巨大损失。至于那些从未思考过大事的人,自然也就觉得是可有可无的。
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包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自,也包括心灵的关怀及烦恼的。这些都是人类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忽略而不再存在。
■问:那么,如何建设如法的,找到可以休憩的家园?
■答:不仅能帮助人们净化内在心灵,建立规范,还能让我们找到人生的究竟归宿,引领我们踏上古圣先贤的求真探索之。
,是出家人的道场,也是面向的平台,更是构建人类家园的重要阵地。但我们看看今天的,因为历史等种种原因,一些只有的作用,在功能上几乎和神庙相差无几。而另一些则成了旅游观光之地,供人游览参观,娱乐休闲。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企业也在推波助澜,占据名山,开发旅游,发展商业,所谓教搭台,经济唱戏。这是对性质的扭曲,也是对教神圣性的。须知,讲教为经济建设服务,并非把变成一座商店或者一个工厂,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是发挥教净化的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现在有不少地方把名山变成景区,发展经济,这不仅不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教严重社会的功能。
■问: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应以修学佛法为核心。又称道场,是出家人、化世导俗的场所。在佛教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始终担任着续佛慧命的职责,使佛教薪火相传,久住。
佛教是的教育,其责任就是引领,从。作为出家人,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只有提升自身的生命品质,才有能力承担社会、净化的责任,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以此实践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
佛教界需要真正认识的职能,那就是内修和外弘。是成就出家人用功办道的场所,也是开展教育、佛法的平台,包括对四众的教育,也包括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要完成这一目标,既需要常规化的活动,也需要非常规化的活动。
所谓常规化,每个都有责任为大众提供常规的教生活,以此满足信众的需要,并使他们对佛法的认识得到提升。所谓非常规化,即每个道场要发挥不同特色,对信众进行引导,或侧重某一派的修学,或侧重禅修,或侧重慈善,形成较为深入的修学体系。这样的话,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佛教的局面。
作为当代的出家人,我们不仅要明确内修外弘的本分,更要共同探索佛教在当代的思,以期形成规模化和体系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佛法得以广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问: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建设如法的?又该怎样进行管理?
■答:在佛教传统的三纲制度中,上座负责教育,寺主负责行政管理,维那负责清规。这是一套非常合理的体制,因为它建立的是一套双向监督——行政必须在教育和清规的双向监督下做事,这就保障了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尊重教育,缺少清规的有效监督,做事就只能靠负责人的和素质了。
早期的,方丈的任务主要是领众。在行政方面来说,则有东序和西序。西序是班首,协助方丈进行;东序是执事,负责的日常行政管理。而现在的方丈往往将教育和行政于一身,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丈自身素质的要求就特别高。否则的话,就会因缺乏监督带来各种隐患,造成各种问题。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对佛教造成了严重的和。更的是,这种和还在继续,还在。如果我们不为此做些什么,即使能保持某种程度的洁身自好,也将沦为佛教衰落的推手。因为在这样的大下,不逆流而上,就是;不中流砥柱,就是顺势而下。
此外,所制定的“六和”,也是建设僧团的指南。在六和中,一是戒和,在制度上人人平等。二是见和同解,把认识、思想统一到佛法中。三是利和同均,机会平等,利益均衡。四是身和同住,保持团体行动的协调性,身业。五是口和无诤,顾全大局,不说是道非,制造,口业。六是意和同悦,常怀欢喜,意业。如果能将三纲制度和六和的管理结合起来,就能建设、如法、和合的僧团,实乃佛法之幸,之幸!
而从的建筑形式来看,目前的佛教建筑,基本沿袭明清以来的传统。这种主体服务于和的布局,其实是佛教衰落的产物。而在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建筑的重点是服务于学教和,禅更有“不立佛殿,唯立法堂”之说,这和佛教内修外弘的是相一致的。但我们看看现在的,虽然有的规模很宏大,但基本是佛的,真正用于教育、、禅修的空间并不多。所以,重新认识职能,打造既能体现时代水平,又能契合时代需要的禅意,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要想恢复应有的职能,就必须重视教育、、禅修。与此同时,去除、商业的成分,还原神圣、、庄严的面貌,这是佛教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在这方面,国内许多已经做出了表率,如寺、龙泉寺、苏州西园寺、五台山普寿寺、太姥山平兴寺等。去年以来,厦门南普陀寺提倡零门槛、零商业、零消费,不卖门票,免费送香,实行一年多来,深受社会好评,这是值得整个佛教界学习的。
佛法与“中国梦”
■问:曾高度概括过:佛法即了解生命的智慧,究竟人生痛苦的方法。而提高素质,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您认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佛教对于的素质建设,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做出什么贡献?
■答:传统和佛教都是关于的教育。有很多精彩的信条,很有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和自他关系的和谐。佛教更是立足于对的认识,和生命发展的原理,提出各种生命教育的方案。比如人天乘教育,通过了达因缘,止恶,以帮助我们成人、健康的人、幸福的人为目标;小乘教育,通过对生命痛苦根源贪嗔痴的认识和解决,以成为自在的人为目标;大乘教育,首先要发心,也就是树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在尽未来际的生命中,以帮助一切从,究竟的离苦得乐为和责任。佛教的不同经论,不同派,都围绕着这些教育的目标而展开的。这些内容都可以弥补我们现在教育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于中国人的心理建设、人格建设及的追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实,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让人欣慰的是,社会大众正在逐步意识到这方面的需求,很多高校纷纷开办相关的国学班、禅学班,我们也经常应邀前去讲授佛法。
■问:我们注意到,您近年很重视佛教与心理学的沟通交流。要实现中国梦,人的心灵建设、追求尤其重要,您认为,这种沟通的意义是什么?佛教在解决人类心理问题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答: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发现,改善物质并不一定能使人过得幸福,这就必然转向方面的探寻。因为幸福不仅与物质有关,更与心灵感受有关。
这种关注和需求,使心理学逐步成为热点,很多高校也开始重视这一领域。但心理学只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而作为东方心理学的佛教,则有两千多年历史,深浅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认识到心理学的局限和不足,一些心理学大家,包括荣格、弗洛姆、认知心理学的贝克等,都在把佛教理论和禅修方法应用到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和治疗方面。
在国内,虽然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流传过程中形成诸多,加上当今教界确有不少问题,这就使得很多人对佛教存在负面印象。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与心理学界的交流,使人们认识到佛教的心灵智慧,以及对改性的重要意义。这几年,我参加了不少心理学界的活动,在华中师大举办的“海峡两岸心理论坛”上,讲述了《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在“北师大京师人文教大讲堂”,讲述了《心理学视角的世界》,在复旦大学讲《佛教心理学》等等。此外,我们正在组织一些人翻译出版《佛教与心理治疗丛书》,向国内介绍心理学家如何将佛法应用于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在戒幢研究所,我们已举办多届“佛教与心理治疗”论坛,让教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
佛法和心理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那就是我们的心。而佛教对心的了解更究竟,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更透彻,所以我们希望借助心理学的兴起,让佛教在解决人类心理问题、追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佛教的现实意义,而不只是烧、拜。
■问:有位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的惊奇和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心中崇高的准则。要实现中国梦,如何人们对于星空的?
■答:哲人所说的灿烂星空,其实就是我们的追求。只有当我们有了追求,才会重视并遵循准则。
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全球规范。有些传统教排他性较强,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而佛教是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的教。更容易使人接受的是,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凡夫难免有我执,因而做每件事都会有利益的考量。如果像那样将利与义对立起来,很难使人坚守这一信条。相比之下,佛教的可行性更强,因为它是结合利益对行为进行界定。衡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就要看它是否对自他双方都真正有益。同时,它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眼前利益,更能使我们获得长远利益。在很多人的感觉中,利益他人似乎必须以损失个人利益为前提。而佛教却认为,凡是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必然有利于自己。当然,可能需要暂时付出一些,但这一会给未来生命带来百千倍的回报。就像播下的一粒种子,会结出累累硕果。结果可能在,也可能在来生或更久,因缘成熟时一定会得到回报,正所谓功不唐捐。
所以说,要对星空的,一方面要提倡文明建设,让人们在享有物质文明的同时,进一步重视追求。另一方面,也要让人们对佛教的观有基本认识。我相信,只要人们真正了解这种的内涵,以及对自身的意义,是愿意接纳它,遵循它的。
■问:或许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万一善有只是空洞的安慰,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呢?对于一些人来说,总是希望马上见到结果才肯确信。现代社会,商业文化和社会功利主义盛行,很多人在得与失的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患得患失,如何加快人们公益心、慈的建设?如何推进“向善”?
■答:要平衡得失,首先需要对有正确理解。有两种,一是外在,即由言行导致的客观结果;一是内在,即由言行逐步造就的心态和生命品质。很多人做慈善或慈善时,只是将之作为社会大众推崇的行为。如果仅仅定位于这种外在,往往难免功利心,或是因为看不到的及时回报而失去动力。
事实上,慈善应该是由慈悲心发出的自觉行为,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增长,得到完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这才是的最大回报。而不在于如何看待,也不在于受助者是或。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慈善对生命改善的意义,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像人们认识到事业、财富重要时会不懈追求那样。
至于推进“向善”,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帮助正确认识慈为对于自身生命改善的意义,也就是佛教中说的令内心调柔安乐的当下利益和令生命品质得以提升的长远利益。其次,需要大力传统文化中的,如提倡的,墨子呼吁的兼爱,大乘佛教的慈悲济世,这些思想都是铸造慈悲品质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根基。
(附)济群微博禅话
【中观】
佛教不是乐观,不是悲观,而是中观。所谓中观,就是如实观照实相,真诚面对,不自欺,不逃避。
【智慧的教育】
每个生命都有本初的智慧,都有自救的能力。正是这种智慧的发现者和实践者,由此完成生命,成为的觉者。佛是帮助我们认识这种智慧的教育,是从的教肓。
【标准】
我们制定了许多产品标准,却忽略了的标准。因为不重视的标准,使产品标准也变得形同虚设,这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市场的主要原因。
【价值】
富贵不等于幸福,也不等于比别人活得更有价值。身份不能决定人的,行为的才是判断标准。平凡的生活,只要健康并有益社会,也很有价值,也能获得幸福和乐趣。
【的教育】
佛教是生命的教育,正是实行这种教育的学校。佛教则是建立在教育基础上,依正见而有正信。忽略佛教的教育,一味强调,便容易使佛教流于、肤浅,甚至庸俗。
【利他】
大乘佛教的核心是利他。,是彻底自利;利他,是全心全意为一切服务,帮助他们离苦得乐。正是从利他的中,智慧,大悲。
【落实佛法】
有佛法的,才是真正的道场;缺少佛法,不过是个景点而已。有佛法的僧人,才是真正的僧人;缺少佛法,不过是一些穿着僧装的工作人员。所以,应该恢复的教育职能,把佛法真正落实到,落实到每个僧人。否则,真是庙不像庙,僧不像僧。
【】
没有用智慧审视过的人生,总是充满。佛法的智慧,也是在帮助人们,解放思想。
【真】
真正的来自内心,在认识上没有困惑,在心灵中没有烦恼。有了这样的,就可以随遇而安,随缘自在,无往而不也。
【合格的人】
生而为人,只代表我们取得的资格,但要成为合格的人,还得不断地学,学做事。古圣先贤都重视的教育,以此为人生根本和做事基础。时下的教育重做事而轻“”,客观上成为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在追求中失去】
我们总希望尽量满足的各种需要,实现的更大。岂不知,建立的需求越多,所受到的牵制就越多,越不。因为看不清生命,总是在追求中失去。
【摆平】
人们都想摆平别人时,世界就动荡起伏了;人们都在摆平自己时,世界就风平浪静了。
【一念之间】
善与恶,一念之间;迷与悟,一念之间;好与坏,一念之间;爱与恨,一念之间。把握当下一念,便是把握生命的未来。
【生态环保】
人类有了追求,对物质需求相应减少;缺少追求,物质的拥有便会成为一切。所以,改善生态,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传统文化,建立的追求,也是生态环保不可缺少的因素。
【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是、快乐的,只因,人生才有种种烦恼、痛苦,才说人生是苦。一旦止息、烦恼,生命就会恢复原有的、、快乐。
【记录】
每个心念,每个行为,都会在身体或心理上留下记录,影响着未来身心健康和幸福。
【文化传承】
个体生命形态会改变和消失,文化传承和却能把的人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纽带。我们传承或什么文化,直接关系到我们造就什么样的,同时和他人建立什么样的连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爱国】
何谓爱国?爱国,是做一名的,做好本职工作,对社会多有些责任和爱心。爱国,是对五千年文明的热爱。爱国,是对土地的爱护。佛教讲四重恩:一父母恩,二师长恩,三国土恩,四恩。带着的心,面对父母、师长、社会,尽职尽责,多事,既是爱国,也是。
【心灵环保】
生态环保,让我们有的空气、的水;心灵环保,让我们有的心。的空气和水,是健康生活的基础。的心,是快乐、幸福人生的根本。
【艺术】
传统艺术偏于求美,当代艺术重视求真。从事当代艺术,势必需要透过一种智慧文化的学习,帮助我们获得人生正见,才能重新审视传统,正确认识当下的一切。既能看到现实人生虚幻、的一面,也能看到生命潜在真理和智慧的价值。否则我们传统,看破一切,人生将何以依托?
【投资】
很多人都在投资股票,可股票市场充满风险,即使有所斩获,也不过是暂时利益。其实,我们的心灵也是一个股份公司,由各种心灵股票组成,有些会带来无尽利益,也有些会让人深受其害。能否正确选择和投资心灵股票,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幸福。
【计白当黑】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其实,人生也需要这样的留白。留一些和自己相处的空间,留一些什么都不做的闲暇,不要急于让你的每一分钟都留下痕迹,最后反而成了一片什么都看不清的墨团。
【空有不二】
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要否定我们于事物上的设定和执著,还原事物的。空,是帮助我们消除错误认知,般若智慧,认识到一切存在都是条件与变化构成的。空,并不否定有,是为“空有不二”。
【三种学问】
人生有三种学问,即学、生活学、生命学。学是探讨如何的问题;生活学是探讨生活的健康和幸福;生命学是探讨生命存在的困惑。它代表人生追求的三个阶段,也代表生命的三种境界。
【贪嗔痴】
佛教把心理疾病的根源归结为贪嗔痴三种病毒。贪,是对我和我认定的内容过分执著,是直接引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根源。嗔,是对非我的一切所产生的隔阂、对立、不接纳,乃至的心理。痴,是看不清自己和世界的,从而形成错误认知,对“我”和“我的”产生,这是烦恼生起的根本。
【人本思想】
佛教是教中具有人本思想的教。佛教否定万能神的存在,也不以为人的命运是神决定的。佛教认为一切皆有佛性,人人平等。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决定的,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每个生命都有快乐的潜质,只要摆脱烦恼。佛教认为人身无比可贵,通过学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4-1-10 01:29
承包手工活外发加工
欢迎光临 心灵鸡汤-婆媳关系-心理测试-人性的弱点 (http://bbs.w91.cn/)
Powered by Discuz! X2.5